6月15日下午,不少网友拍到大理洱海、西洱河出现“鱼腾”奇景,大群鱼“集体”跃出水面,此景极像养鱼人在鱼塘或水库给鱼儿喂食时的场面。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看,奇观也一时刷爆大理市民朋友圈。在大理生活多年,这样的场景也不多见,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鱼儿突然像打了鸡血般如此兴奋和欢乐。
00:156月16下午,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西洱河附近水域鱼群跳跃现象的说明》。
年6月15日下午,西洱河附近水域频繁出现鱼群跃出水面现象,州、市洱海管理部门及时组织中科院水生所、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大学、大理州渔业工作站等单位专家,赶赴现场开展水质检測、取样解剖、研究分析、执法巡逻等工作。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1、经现场水质采样检测,鱼群跳跃区域的各项水质指标均正常。
2、现场跳跃鱼群多为白鲢鱼,有群居习性经取样解剖显示,鱼群体型较大、均达到性成熟。受洱海生态出流影响,鱼群在西洱河附近水域聚集产卵,加之受近期天气变化较大、气温偏高、气压和溶解氧降低等条件影响,达到繁殖条件的鱼群高密度跃出水面。
捕捞起来的白鲢鱼长约40~50公分3、投放白鲢鱼是开展洱海湖区生物治理的有效方式,白鲢鱼作为洱海增殖放流和封湖禁渔的重点鱼种,主要以藻类为食,对洱海藻类防控和水质改善有积极作用,呼吁广大群众文明观鱼,禁止捕捞。
西洱河出现“鱼腾”奇景6月16日上午,记者找到了居住在洱海边上,曾经的老渔民何利成,他说这种现象,在他三十多年的打鱼生涯中,白鲢鱼鱼群跳出水面的现象太常见。
“这很正常,不必担心。”昨晚,正当人们纷纷猜测这一奇观的产生原因时,家住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老渔民何利成却很淡定,在朋友圈里一一回复着朋友们的疑问。
今年53岁的何利成,15岁开始在洱海捕鱼,后来建了鱼塘养鱼。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深入推进,他相继放弃了渔船和鱼塘,到外地承包水库养鱼。他说:“我跟鱼打交道31年,这种鱼跃现象太正常不过了。”
捕捞起来的白鲢鱼长约40~50公分何利成告诉记者,他从朋友圈里发的各种视频和图片,辨认出跳出水面的都是白鲢鱼。他说:“我估计是风把浮游植物吹到西洱河,大群的白鲢鱼为了吃食,跟着浮游植物聚集到西洱河。鱼群受到惊吓后,纷纷跳出水面,紧接着产生连锁反应,引起更多的白鲢鱼跳出水面。”
何利成说:“白鲢鱼比较狂燥,喜欢跳,并且随着浮游植物群居。我们养鱼时一般都尽量不去下风口处,如果不小心惊吓到白鲢鱼,它们就会成群地跳出水面。跳出来后互相产生碰撞,就会受伤、死亡。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损失。”
捕捞起来的白鲢鱼长约40~50公分拓展阅读:
大理市交警加大整治摩托车、电动车顽瘴痼疾,加固交通安全屏障
大理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网友:是改好?还是不改好?
大理下关一女子装修遇“坑”,预付2万定金!商家: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