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名人及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12月17日至18日,我州召开乡村文化振兴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农业农村局主办,洱源县委宣传部、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洱源县农业农村局协办,洱源县凤羽镇人民*府、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州是农业大州,乡村振兴是接续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再加上我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多元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让乡村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本报摘编了15位专家学者的现场发言要点,并按研讨发言顺序予以刊发。
封新城(大理千宿文旅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个在凤羽做乡创实践的新凤羽人,我把我在凤羽正在做的和即将做的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一是要把凤羽田园建设成地球的“头等舱”,让来凤羽的人感受到由内而外的舒适和惬意,也有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感觉;二是要把美丽的凤羽大地变成一个“艺术谷”,让“软乡村、酷农业”的理想变为现实,让乡村找到它本来该有的样子,让农业成为一个很酷的、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民感受到自己作为农民的尊严。三是要做一本凤羽词典,用日历加词典解说的方式来记录在凤羽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四是要让世人第二次发现凤羽,把凤羽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露天美术馆”、头部度假(微隐居)策源地以及艺术的达沃斯。要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凤羽乡创的实践中,用文化作为切入口做扶贫,让凤羽的农产品穿上艺术的外衣,发掘当地的农民艺术家及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