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边陲大学,如何走向世界舞台大理大学党委
TUhjnbcbe - 2021/6/27 16:50:0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38年前的这番论述为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中国教育走向强盛的“法宝”。如何才能实现“三个面向”,尤其是“面向世界”?38年后,地处西南边陲的大理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尽管地处偏远,大理大学始终心系世界,从国家“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中发现了“改变滇西边疆、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历史使命。合并组建20年来,大理大学坚定不移地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留学生近四千名,形成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大现象”。近日,本刊走进大理大学,与*委书记段林共话这所边陲大学走向世界舞台的探索与实践。

鼎新受命:

植根滇西边疆,辐射南亚东南亚

W

半月谈·文化大观:年是大理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这在全国算是比较年轻的高校。

段林:大理大学合并组建于年,但是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当年,国家为了改变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等状况,在这里筹建了两所高校,一所是大理医学院,另一所是下关师范专科学校,后来更名为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两所学校合并组建大理学院,年更名为大理大学。这是我们学校基本的历史沿革。

W

半月谈·文化大观:可以说,从办学伊始,大理大学就肩负着“改变滇西”的历史使命,围绕这个使命,大理大学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段林:是的。42年来,我们一直秉持“改变滇西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状况”的初心,根植滇西办学,主动服务地方。我们立足云南省及滇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学科专业特色,构建起了支撑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学科群”和促进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民族文化学科群”。四十多年来,我们已累计培养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其中80%留在滇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为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W

半月谈·文化大观:近年来,大理大学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引发了全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边陲大学,如何走向世界舞台大理大学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