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为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我校于年12月3日晚上18:00在三教F-03举办大理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本次活动是大理大学第十五届校园文化节A类活动,由农生学院团委承办。
比赛伊始
■评委老师、嘉宾
出席本次竞赛的评委有科技处副处长李丽娟教授;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忠木教授;法学院*委书记何旭昭博士;药学院雷婷博士;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博士任国鹏副研究员;教师教育学院博士李荆广副教授;农生学院博士胡小康副教授。嘉宾有校团委李绍锋书记;农生学院*委马志敏书记;教务处胡吉富副处长;农生学院*委施锦华副书记以及校属各学院团委书记。
汇报环节
■一展才华
大理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收到件作品,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审,共确定34件优秀作品,其中15件作品进入决赛终审答辩环节角逐一二等奖并推荐至省赛。
参加汇报与答辩的选手为来自各学院的15组优秀代表团队,作品中涉及到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哲学社会科学三个领域,本次竞赛分为项目汇报与评委提问两个环节。各参赛团队代表采用PPT、视频等形式对项目的研究数据、项目特点、创新点以及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汇报,从多方面客观准确的对项目进行了展示。各参赛团队代表语言流畅自然、举止端庄大方,思维逻辑清晰,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素养。部分参赛团队还将自己的团队的作品带到了现场,让评委和嘉宾更加直观的看到自己团队的项目成果,更好的展示了自己项目的特点。
提问环节
■思想碰撞
在选手精彩的汇报之后进入提问环节。首先,评委老师针对项目创新点、理念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提问与交流。评委在肯定各参赛团队表现的同时,也提到“创新创业科研实践的本质就在于创新,而创新在于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符合大众的需求,不能是冰冷的数据,应结合现实,丰富产品的内涵,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对于汇报中出现的问题,评委提到参赛选手要正确把握其核心和价值,有的作品中缺乏较好的数据支撑,而真正好的科技发明类的作品就在于它的实用性,理论成果类的作品出发点就在它的创新性。其次,参赛选手应考虑基本的科学规范及整个过程的描述是否客观合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本次竞赛评委对选手们的作品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同时让选手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论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竞赛锻炼了同学们回答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为同学们未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颁奖环节
■收获满满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烈角逐,本次竞赛共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4名。最后,获奖团队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大理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结束。
获奖名单
■项目名称
一等奖
①《茵洁enjoy私处泡沫洗液》②《基于DEM的GPS项圈定位性能评估方法》
③《云南碧罗雪山温泉群细菌物种分布格局及其抗MRSA生物膜活性成分研究》
④《HB(HealthandBeauty)口红根皮苷系列》⑤《一株野生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研究》
二等奖
①《运用心理学选拔班委并增强其素质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②《火针捻药疗法高效治疗颈淋巴结核案例分析》
③《大理巍山民间游戏民族志》
④《一株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⑤《西门子双源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⑥《苍山优势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云南松和华山松为例》
⑦《AMPK介入的信号通路在自噬和老化中的作用》
⑧《可佩戴模型结合sp在临床综合能力培训中的实用性探索》⑨《白族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人类学考察》
⑩《大理古城立法保护调研报告——古城商业化程度、质量水平的分析评估》
三等奖
①《大理白族扎染中的数学文化研究》
②《网捕法和观察法调查夜间迁徙鸟群落的差异——以洱源鸟吊山为例》
③《关于大理古城保护立法的调研报告—以游客为视角分析》
④《关于大理古城保护与古城所在地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的调研报告——以立法为视角》
⑤《基于Haar特征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次竞赛充分展示了理大学子的创新创业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为学校创新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创新实践平台,促使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培养祖国优秀创新性人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及科研探索能力,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
宣传媒体中心
文字
丁伟章胡选朝
排版
范孝先
校对
杨梦莹
审核
王焕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