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北京楼市怎么看,今天统一给大家做一个回答。
先说结论,北京楼市,坚定看好——今年看好,明年看好,未来5-10年也看好!
以下,北哥为大家梳理了七大理由(文章较长,可以只看标题和核心内容)。
第一,销售反弹
近期北京楼市销售回暖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是百年一遇的疫情,也阻挡不了北京人民买房的热情。
在上周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今年“金九银十”期间,北京合计成交住宅达到了套,这是最近6年来仅次于年的水平。
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北京新房成交套,同比去年上涨49%,并且处于北京近3年新房单月成交的高点,仅次于年5月。二手房单月网签破1.7万套,环比涨20.4%,同比涨40.4%,这一数据也大超预期。一般来说北京市的单月二手房成交超过1.5万套,就表明市场非常活跃。
今年前11月,北京新建住宅网签完成了套,已经比年全年上涨了10%,预计全年成交量有望超过4.6万套,全年成交额有望历史首次突破亿。今年前11月,二手房已经签约14.9万套,预计全年二手房住宅网签将超过16万套,也是最近4年的最高点。
土地市场方面,年北京平均住宅楼面价达到了3.2万元,这一数据不仅大超去年,更是超过了年的历史最高峰。
总之,从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北京楼市回暖的迹象非常明显,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回暖趋势大概率还将延续。
第二,房价见底
自从年“新*”实施以来,北京楼市在这近四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相信北京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房价方面,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新房方面,年11月,北京市新房成交均价为元/平,比上月每平米还下跌元,今年整体也是呈下降趋势。年以后,大量的限竞房进入市场导致北京市整体新房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近期虽然成交量大幅回升,但是价格方面依然没有明显起色。当然啦,限竞房普遍位置比较偏远(基本都在五环外),无法代表北京市整体房价的走势。
二手房方面,价格回落也比较明显,除了部分优质学区房之外,大部分地区的二手房价格较年初的最高点,都出现了20%左右的跌幅,部分区域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30%。
横向对比,目前北京的房价跟深圳和上海相比,也都处于低位,考虑到北京在全国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优势(这一点我们会在下面讲),北京的房价不应该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同级别核心城市。
综上,北哥认为目前北京的房价存在明显的低估,是一个价格洼地。
第三,限价退出
年,北京共出让近50宗土地,其中只有6宗是限竞房土地,而年限竞房土地是21宗,年是41宗,年是32宗。年,北京土拍平均住宅楼面价达到了3.2万元,这一数据不仅大超去年,更是超过了年的历史最高峰。
从今年限竞房土地供应占比大幅下滑、以及楼面积创历史新高可以推断,明年乃至今后几年时间,北京新房市场的不限价商品房将越来越多,新房价格上涨是板上钉钉的事。
多说一句,之前北哥就跟大家解释过很多次,新房限价是导致今年深圳、杭州等地出现楼市狂热打新、万人抢房等乱象的根本原因,新房限价逐渐退出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二手房房价倒挂现象将逐渐消失。
对于北京市场来说,新房市场价格回升,势必又会拉升二手房市场的价格。
第四,需求累积
年3月17日,北京市多部委联合发布楼市调控*策,史称“新*”,其核心是“认房又认贷”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大幅提升。再加上全国最严的落户限制,以及外地户口5年连续社保等极为严格的限购条件,让北京成为全国楼市调控最为严厉的城市,甚至没有之一。
其中,限购*策的严厉,让众多潜在买房者失去了购房资格;而“认房又认贷”以及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大幅提升,又极大压制了“先卖房后买房”这一部分规模巨大的刚改人群的购房需求。
特别是“先卖后买算二套”这个*策,误伤了很多刚改人群需求,北哥身边就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多年前买了一套大概60多平米的房子作为婚房,现在有了孩子,老人要来照顾,他很想换一套同小区大一点的户型,总价万左右,但由于“先卖后买算二套”,首付要万,就算卖掉现在的旧房子,也很难凑齐,所以不得不作罢。
未来几年,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策有所放松,毕竟刚需改善,先卖后买,并不违背房住不炒的精神。如果真能放松,那北京市的住房市场必将迎来一次需求的井喷式爆发;但即使不放松,这一部分需求也会逐渐扩大释放,毕竟积压时间已经太久了。
第五,经济发力
过去几年,北京也在逐渐淡化经济发展的职能,但是今年的种种迹象已经非常明确地表明,北京下一步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今年9月,“京交会”破格升级为“服贸会”,最高领导人亲自到场,宣布设立北京自贸区。从“服贸会”到“北京自贸区”,意图非常明显,北京要在经济发展中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
那么北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经济呢?北哥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今年受疫情影响,传统制造业影响很大,要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变得愈发重要,北京无疑是服务贸易的最佳选择。因为北京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3.5%,远高于深圳、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南北分化愈发严重,东北在衰落、华北在衰落,如果北京再不能扮演引领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整个北方地区恐怕会全面落后,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这个时候北京必须挺身而出。整个北方地区,也只有北京有这个资格和条件。
北方地区只有北京一座城市进入前三季度GDP排名前十
因此,北京重新发力经济增长,对北京是好事,对北方地区是好事,对于整个中国也是好事。
未来经济更好,房价自然更高,这个道理恐怕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懂!
第六,资源优势
北京市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一个城市独享四大中心,这充分显示了北京在全国范围内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四个中心,也基本概括了北京在全国的资源优势。有人说,上海也是四大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北京上海谁更胜一筹呢?从资源的角度,应该还是北京,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治资源是中国最宝贵的资源,这一点不只上海跟北京没法比,全国所有地方加起来,也比不过北京。
又比如,在文化方面,中国的教育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也是北京,中国有全国最多最好的高校,有最强的科研机构,有最多最集中的文化组织。
还比如,在医疗资源方面,北京也是全国最发达最先进的城市,当然上海也非常好,应该说这两座城市要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医院还是比上海多。
除此之外,北京还有全国最多的大企业总部,全国最多的科技互联网巨头,全国最多的媒体等等……,这些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资源。
实际上,我们买房子,就是买这个房子能够享受到的资源,资源越多越好,房子自然就越值钱——那些天价学区房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七,人口止跌
北京市的人口控制,这几年是非常严格的。官方也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到年控制在万人以内,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在控制人口的目标驱动下,前几年北京市的很多动作尺度是非常大的,比如清理所谓的“低端产业和人口”,将“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和人口”都请出了北京,北京的常驻人口数量确实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年到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其中年年末,北京市市常住人口比年末减少16.5万人。但是从年开始,人口止跌的势头已经逐渐显现。比如,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数比年末只减少了0.6万人,而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为万人,同比反而增长了0.1%。
今年要不是赶上疫情,这一势头恐怕会更明显。
一方面是总人口数量止跌反弹,另一方面是更多的高端人口流入,这势必将对未来北京市的房价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以上就是北哥为大家整理的看好北京楼市的七大理由,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全面,比如今年北京市土地拍卖市场十分火热,比如信贷*策也出现了一定的松动等,考虑到篇幅问题就不再一一列举分析了。
说完了七个有利因素,我们也还是要提示一下不利因素,对于北京楼市,甚至是全国楼市来说,最大的不利因素当然还是“*策”。
12月3日,副总理韩正在住建部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策工具箱,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房地产调控,短期内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还是因城施策,哪里需要就调哪里,具体就是热了就紧一下,凉了就松一下。
不过对于北京来说,不论冷热,楼市调控*策都很难比现在更严厉了。
所以,其实也没啥可怕的!
高层重要表态,未来5年楼市要变天?
深圳疯狂过后,谁来领跑中国楼市?
最好的楼市,最坏的楼市!
这样的人,活该暴富!
十四五来了,还要不要买房?
北京市刚需买房区域指南
数据解密:中国房价进入新时代!
原创不易,欢迎大家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