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共舞长江经济带绘就云岭新画卷丨大理l
TUhjnbcbe - 2021/2/24 19:0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72953.html
冬日的洱海湖面上,点点海菜花随波荡漾,成群的水鸟悠闲地晒着太阳。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湖滨一块大青石上,一行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地区考察,殷殷嘱托大理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主动融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长江经带发展,以“美丽洱海”行动,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洱海边构建起层层截污治污体系“几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人居环境提升,洱海水一天比一天清澈,人民群众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沿着习总书记当年走过的足迹,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支部书记何乔坤深情地说。随着洱海保护体系的最后一道污染物拦截防线——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生态廊道)建设推进,习总书记曾到过的古生村湖滨,青砖、木条慢行步道和透水沥青自行车道取代了原先的洱海环海西路,鲜花、绿树更多,水生植物更繁茂,清清的洱海水透明澄澈。为缓解洱海周边生产生活带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年底,洱海完成了环湖8个镇23个村委会户生态搬迁拆除,实施洱海环湖生态廊道建设工程。“4间房拆了一间半后,我们恢复重建了剩下的两间半房,做成了餐厅和前台。生态廊道修好后,每天都有游客和市民骑行、步行来玩,在我这里订餐。我打算把一楼的4间房腾出来,改造成餐厅。随着洱海周边整体大环境的提升,来吃饭的游客将会越来越多。”经营着古生村惟一一家客栈的村民何利成家,为修建环洱海生态廊道拆除了一间半房屋,两个儿子搬出去了一户,安置到“小镇”喜洲片区。“最差时一天也能卖两三百,好的时候可以上千块。”家住大理市下关镇洱滨村的田学刚,自洱海生态廊道建起后,便和妻子赵春芳在家门卖鲜花和泡菜。相比之前在下关泰兴市场租铺子做鲜花生意时的起早贪黑,现在更加轻松惬意。田学刚家与碧波荡漾的洱海仅仅隔着新建起来的湖滨生态廊道,只要打开大门,呈现眼前的就是别人的诗和远方。他只需要早上八点半摆好鲜花,就可以搬个椅子坐在门口喝茶晒太阳坐等生意上门。年以来,洱海边构建起层层截污治污体系:——城乡一体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实现了“从农户到村镇、收集到处理、尾水排放利用、湿地深度净化”的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立“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乡清运、县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置运行体系。——环湖生态防护体系,完成临湖15米以内户人的生态搬迁,建设公里环洱海生态廊道和万亩湖滨生态带修复,彻底杜绝“人进湖退”。——清水入湖工程体系,整治无序取水,建成“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实施城乡统供水、入湖河道生态治理、海西清水疏导、末端拦截消纳,实现亿方清水入湖。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活和生态空间展露容颜,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画卷已经大美初成。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俗话说,水流三尺清。花语牧场的多米生态沟渠,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净化农田尾水,实现了园区清水巡环。”已是初冬季节,与环洱海生态廊道喜洲镇仁里邑段仅仅隔着一条栅栏的大理市好山水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花语牧场,一片片的三色堇、万寿菊等各色花卉开得正好。用六角砖三面环砌、中间圆孔长满了三叶草的生态沟渠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花语牧场占地亩,原先是村民弃耕的低洼地,被洱源的村民租赁过去种大蒜,农药化肥超标,严重污染洱海。公司将土地流转过来进行生态种植,打造成了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销售民族土特产品于一体的景区。年,花语牧场被大理州农科院确定为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重点建设了清水渗滤入湖系统,人工加强型湿地系统、尾水循环抽提系统、生态缓冲带,构筑起了面源污染防治末端防线,并配套建设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智能化控排系统,实现了周边余亩农田的尾水循环利用、清水入湖补给。”花语牧场副总经理杨必忠介绍,花语牧场年运行营业以来,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销售收入万元。吸纳了周边村庄百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摆摊经营户户,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洱海流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11种,其中年大蒜种植11.67万亩,大蒜化肥亩均用量是蚕豆、水稻、大麦、马铃薯等其他作物的2至3倍。年,大理州全面启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减量行动,强力抓实“三禁四推”,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年,洱海流域大蒜实现趋零种植,花语牧场成为洱海流域禁种大蒜后,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成功范例。洱海湖畔,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的构建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大幅削减。推动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6年来,洱海保护治理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流域污水收集处理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6.1%,全面消除主要入湖河流Ⅴ类以下劣质水体。年、年、年,连续3年洱海全湖水质上升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水体平均透明度上升到1.82米,沉水植物面积净增70%。大理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舒进告诉记者,下一步,大理州将持续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体系,推动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夯实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强化流域高质量转型发展,统筹流域内外,突破行*区划界限,以大理经济开发区和祥云县经济开发区为双核心区,以鹤庆、巍山、宾川、洱源、弥渡五个产业园区为组团,形成“双核五组团”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区,聚集*策、资金和要素,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产业集群,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实现流域区域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发展、资源整合共享。“到年,以洱海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取得新进展。洱海流城生态系统健康修复全面加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生态美、环境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舒进说。

来源丨云报客户端

编辑丨张千一

审核丨李彦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舞长江经济带绘就云岭新画卷丨大理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