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理州委关于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年12月24日中国共产*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州加快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中国共产*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大理实际,就制定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三五”取得明显成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1.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效。“十三五”时期,是全州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苦干实干,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洱海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四件大事和疫情防控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亿元。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重大成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以战时状态持续系统、精准高效推进“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以超常举措干成了流域截污治污、“三库连通”、环湖客栈关停、环湖生态搬迁、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三禁四推”、海东面山绿化、流域产业转型发展等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难事,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初见成效,流域绿色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保护洱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洱海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由抢救性治理转入保护性治理阶段,由“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创造了“我不上谁上、我不干谁干、我不护谁护”的洱海精神,为云南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美丽大理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2.86%,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州11个贫困县、34个贫困乡镇、个贫困村、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1.79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困扰大理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创造了“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的脱贫攻坚精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大理被列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全面加快,即将实现“县县通高”目标,昆楚大、大丽动车通车营运,大理迈入“高铁时代”。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海稍水库改扩建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抢占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制高点初见成效,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企业上市实现零突破。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医疗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平安大理、法治大理建设取得新进展,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奖“长安杯”。
2.清醒认识和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大理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大窗口期。从全国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全省看,综合交通、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对外开放正逐步形成协同效应,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从我州看,我们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随着“大循环、双循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府加快推进“两新一重”“三张牌”“数字云南”“九湖”保护治理、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等重大部署的深入实施,为大理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