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李占梅ldquo狠心rdquo的
TUhjnbcbe - 2021/2/18 16:31:00

“狠心”的父爱亲情,

成就女儿键盘上的“马拉松”

文:李占梅

年5月20日,江苏籍青年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青年诗人王亿,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了她的“爱的三部曲”新书发布会,这是王忆自年正式写作以来的第六部文学作品,这五十多万的文字是她用一根手指记录下的生命历程。看着不远处在镁光灯下、在书桌前、在读者包围的人群中,轮椅上女儿忙碌的身影,不远处的王凤刚心疼而又欣慰,从家门到北京、到上海到海南、从国内到日本,29年,一路走来,每谈起女儿,王凤刚总是泪眼婆娑。漫漫求医路年12月21日,对于家住苏北盐城的王凤刚来说,是一个特殊难忘的日子,今天,他要当爸爸了,第一次抱起这个呆萌柔软的女儿,他的心瞬间融化了,这个幼小生命的到来,让他和妻子吕开萍的日子变得格外开心,他给女儿起名王忆,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对于女儿,对于未来他满怀幸福,充满期待。王忆一天天长大,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身体一直软软的,八个月了,像是连翻身的力气也没有,一丝不安涌上王凤刚的心头。医院,医生确诊王忆为小脑脑瘫,导致功能性平衡失调,有可能终生不会走路,甚至不会说话。这样的结果犹如数九天又遭冷雨的袭击,王凤刚只觉得从头冷到脚底,万丈深渊中他想爬却无能为力。泪水过后,王凤刚知道,任何的颓废都只能加深妻子的忧虑,既然我们有缘成为一家人,既然老天赐给了我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女儿,我就有责任让他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不信邪的王凤刚决定和命运*一把,天南海北、医院他去过无数次,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要倾注百分之百的努力。五岁了,王忆依然只能浑身软软地躺在床上,最远的路也就是从床上到沙发、到厨房,当然这些都是母亲抱着她去的,她目光企及的地方也只能是那十几平米的家里,懵懂中她用自己的语言问父母:“我为什么不能下地走路?”母亲吕开萍艰难地笑着,强忍着眼角的泪水,说:“会的,你很快就会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了……”女儿的话再次点燃了王凤刚和妻子不甘接受命运戏弄的决心,他们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向亲戚们借了点钱,扛上铺盖,背起女儿,又踏上了慢慢求医路。冬天北京的凌晨格外寒冷,雪花不停地飞舞着。王凤刚很奢侈地打了一次出租车来到天安门,他们给女儿买了一套厚厚的新衣服,女儿虽然四肢不灵活,可是头脑正常,甚至还很聪明,从很早妈妈给她讲的故事中,她就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个天安门。王凤刚和妻子想让女儿看看天安门,看看国旗,他们怕女儿下不了手术台。黎明前夕,空旷的天安门广场在一点点变亮,庄严的国旗手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泪水中,王凤刚为女儿拍下一张照片,他的心里充满恐惧,他怕这是女儿留给他的最后一个微笑。医院的那次大手术,女儿王忆的腰椎上留下了30多厘米的疤痕,为了解决女儿上厕所浑身颤抖的毛病,不久,女儿的双腿又做了一次大的手术,出院后,女儿终于会坐了,可是即使坐了手术,普通人最正常的举手投足,在女儿王忆这儿,依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抱着这“失而复得”的女儿,王凤刚和妻子吕开萍喜极而泣。钢一样的母亲本以为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手术,女儿还可以有更好的改变,可是医生的一句话再次打破了王凤刚燃起的希望:这孩子没用了,也就这样了,你们再生一个吧。亲戚朋友也劝夫妻俩:你们尽力了,养着她,你们受罪,孩子也受罪,不如把她送孤儿院吧。“孩子有父母,为什么要把她推给社会?什么叫没用?”好脾气的王凤刚第一次发了火。尽管有一千个不甘心,女儿身体残障已经是一个铁定的事实,但是精神上不能让她也跟着残障。那一天起,王凤刚和妻子商量后,给王忆立了一项硬性规定: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先从吃饭开始,已经习惯了让父母喂着吃的小王忆,迟迟不见父母喂她,她用手势抗议父母,用不清楚的语言哀求父母,用楚楚的泪眼望着父母,可是这些都没有打动父母,她不得不自己拿起馒头试图送进嘴里,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菜、饭弄得满桌满脸,一片狼藉;从家中的客厅到卧室,几步远的距离,对于王忆来说,是异常的漫长,母亲不再抱着她去厕所,她只能趴着过去,或者坐着粉红色的塑料小凳一点点挪动,挪动时她的全身扭动着、颠簸着,拼尽全力,就像骑在一头脾气暴躁的牛身上,不停地进行搏斗;冬天的的早晨,从被窝里坐起来的小王忆,费了好大劲才把那件套头衫拿在手里,室内温度本就不高,寒冷加上行动不利索,哆嗦十多分钟也穿不进去,小王忆快崩溃了,控制不住的泪水绝堤而下:爸爸不爱我,妈妈不爱我……一次、两次,每一次父母都在不远处看着她,每一次母亲的手就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可是每一次父母都噙着泪又退下。奶奶一下子急了,抹着眼泪冲着儿子儿媳嚷到:孩子已经这样了,你们怎么还这么狠心,让她再去做那么艰难的事……王凤刚拉着母亲:“正因为她已经这样了,我们才不能再娇惯她,要不以后她怎么办?我们老了怎么办?”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看着身边同龄的小伙伴都进入了校园,女儿也表现出强烈的想上学的愿望,那时还没有针对残疾人的融合教育理念,王凤刚知道,尽管女儿智商没有问题,可是一个残疾孩子想要进入正常学校上课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于是,从女儿学龄开始,王凤刚就带着女儿从求医的道路上奋战转为女儿能上一所正常的学校奔波着。面对学校一次次的冷漠拒绝,就像当初对待女儿的疾病一样,王凤刚锲而不舍地坚持着,努力不放弃女儿求学的每一次机会,这家学校不收就去下一家。辗转几年后,南京终于有一所小学愿意让王忆试读一次,校长提出了三个顾虑:孩子大小便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别的孩子?发生意外又怎么办?王凤刚赶紧说:“我们保证全由我们自己负责......”并且郑重地写下了承诺书。那一年,王凤刚放弃了南方一家待遇很好的工作,全家搬迁至南京。从此以后,除了早晚接送外,上下午两节课后,妻子吕开萍都准时到学校抱着女儿上厕所。一天早晨吃过早饭,把女儿推出家门,吕开萍才发现刚刚还是丝丝的小雨点,瞬间变化成密集的雨雾夹杂着强劲的风迎面敲打过来,懂事的女儿用手势告诉妈妈:我们今天不去上学了……吕开萍把雨披穿在女儿身上,抱起女儿,艰难地迈下台阶,她抚摸着女儿的脸说:雨季的日子,哪能因为下雨就不去上学呢?!雨雾中,母女出发了,本来十几分钟的路程,走了二十多分钟,到了学校,吕开萍才看见女儿大半个裤腿都湿透了,她又把女儿抱到卫生间,帮女儿换下备用的衣服。上课铃响了,吕开萍疲惫地靠着走廊,头上、身上湿透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学校离家有一站多地,每天两个来回,女儿的体重从原来的四五十斤已经长到了八九十斤,怕把女儿摔倒,每次上下台阶时,抱着女儿的吕开萍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但她从没有放慢过脚步,一次也没有迟到过,她知道女儿上学的这条路是多么珍贵和来之不易。就这样,九年的时光,风雨无阻,直到女儿初中毕业。几年后的今天,王忆用一首诗表达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在她还没有遇见我时/她也是个美丽的姑娘/风拂杨柳/徜徉在小河旁/在她念过半百的岁月里/假若你不曾了解/就一定不会看出她欢笑容颜背后/有过多少辛酸苦辣/她像是一生徒步山丘的行者/推着轮椅上的女儿/一步步奋力向上攀爬/这就是我的妈妈/曾今是水一样的姑娘/在岁月的历练里变成了钢一样的妈妈。“超人”爸爸王凤刚和妻子的坚强感染着懂事的女儿,面对同学们模仿她动作时的嘲笑和捉弄,王忆觉得孤独,但从不逃避,她总是勇敢地迎上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一次又一次,直到同学低下了头。火炉未燃的季节,明媚温和的南京,五一劳动节,同学们大扫除,在校园里植树,王忆帮不上忙,王凤刚会提前一周帮女儿购买食材,准备萨拉酱、水果、寿司等一系列的东西,从洗、切、拌都让女儿自己动手。对于女儿这种稳定性不好的人来说,动起刀子来,不仅难度大,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他和妻子在旁边指导着女儿,一颗心始终在嗓子眼提着。当劳累了一上午的同学们休息时吃着王忆亲自为他们准备的“忆式莎拉”,听着那一声声亲切而由衷的“谢谢”时,王忆真的从心里感谢父母让她参与到集体生活中的良苦用心。年年末,女儿参加了一个圣诞节的篝火晚会,那是她第一次知道有圣诞节这个节日,热闹过后,王忆忽然觉得内心有很多感触,于是写下了她的第一篇作文,也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王忆喜欢上了文字,她觉得只有文字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四年级时,她的一篇游记得到了老师的格外赞赏,并且登在了年级的黑板报上,那一天,看着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王忆忽然觉得,一颗文学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了,也许文字将是点燃她心灵深处梦想与渴望的火焰。她把心里的话对父亲说了,父亲摸着女儿的头,意味深长地说:你是从天上跌落在爸妈怀里的天使,各种原因,你的翅膀折断了,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多苦多难,你都要坚持,学着自己去修复翅膀。尽管王忆还不完全听得懂父亲的话,尽管她握笔的姿势特别艰难,每写下一个字都要费好大劲,可她依然爱上了写作,在父亲的鼓励下,十岁开始,整整手写了五本日记。时光流逝,初中毕业后,王忆告别了校园里熟悉的环境,告别了老师同学们陪伴的时光、告别了那个充满温馨和热情的班集体。爸爸妈妈每天去上班,王忆一个人面对突然静下来的闲暇日子,开始变得迷惘与惆怅。为了让女儿在精神层面和学习上有进一步的提升,不顾亲戚朋友们的劝阻,王凤刚毅然为女儿请了家教老师,四年的时间,让女儿系统地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课程,为女儿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不久,王凤刚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一开始,女儿只是在一个文学贴吧里写小说,万籁俱静,星空寂寥,与晨辉为伍,与暮雪为伴,每天每月,每个深夜,看着女儿房间里那盏孤独而又倔强的灯光,王凤刚和妻子总是站在门口,心酸而又欣慰,他知道,女儿的精神世界没有残疾,有了网络,女儿跟这个世界可以同步了,而他和妻子所能做的,依然是站在女儿身后,不远不近,让她独立又不失关爱。年8月的南京,盛夏的热浪虽说已经渐渐褪去,但因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脚步的临近,让古都金陵又步入了新一轮的“热潮”。王忆怀着激情难抑的心情写下了《我也想去看青奥》,本来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没想到文章却受到了新华社记者朋友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占梅ldquo狠心rdqu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