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游记彩云之南印象大理
TUhjnbcbe - 2021/1/21 12:35:00

崇圣寺三塔

世人皆知大理四大景观为风、花、雪、月。

若你就此认为,最能代表大理风光的,是绝美的银苍玉洱,是悠远的大理古城,是声名卓著的蝴蝶泉,这理解显然还不够全面。

古人有道: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一寺。

崇圣寺三塔就是大理的王炸。底牌。与历史见证。

伟哉!具苍洱大观,到此邦才知此地;

果然!是古南名胜,非斯塔莫称斯楼。

这是元代名僧念庵就题于崇圣寺一幅对联。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亦是云南历史文化的名片。系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物之一,我国第一批重点国保单位。世界享有盛名的塔群。

景色惹人的大理,若只能选一处景点作为地标:唯崇圣寺三塔而也。

这不用怀疑,当年入选课本,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让我认识大理前,就先知云南崇圣寺三塔。

远望三塔鼎立,高耸蓝天。静静地矗立在书中,矗立在少年的记忆里。矗立在我激动莫名的眼前。如今,我心怀虔敬,站在崇圣寺的门前,会晤这千年奇塔与金庸笔下的皇家寺院:天龙寺。

背后的巍峨,是雄驰峻逸的苍山。眼前的空旷,是温情脉脉的洱海。

云天为朋;亭池作伴。绿树相偎,光影环绕。三塔有如此美伦美奂的挺拔身姿。让他无论是阳光明媚的夏日,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不管是烟雨迷朦的阴岚,还是月光美妙的夜晚。全方位无死角,拍出来的都是美。散发出来的人文气质与历史韵味,能瞬间击中你心怀。

纯粹奇巧的自然风光,展现的是天工之美。唯浸润沧海桑田的人文景观,恰巧地融合绝美的自然,方能凸显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小憩聚影池,你能领略三塔那极致的美。三塔倒影,是大理著名景观,众多中外游客,纷至踏来。杂志、书籍以此为封面,或邮票,或明信片,或观光片,或摄影图。

崇圣寺三塔,为大理,为云南,为中国,都赢得很多吸引过来的目光。

假设你不明究里,且容我一一地梳理,慢慢道来。

中国有四大名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山西洪洞飞虹塔、山西应县释迦塔与云南大理千寻塔。而这千寻塔,即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与崇圣寺同时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

千寻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微收,中部略凸的曲线,呈梭形。造型独特,有艺术美感。是我国少有的层数较多的偶数层塔,也是中国现存唐塔最高者之一。

由唐至清,千寻塔以近70米的高度,存世年的年岁。名列古代中国,最高人类建筑的前茅。更不必说一千前初建成的辉煌,不得不令行家叹为观止。

塔,起源于佛教,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

塔是一种适合向高度发展的建筑物。今天最高建筑,依然以塔为名,或以塔为形。世界第一高的是米的迪拜塔,第二名是高米的东京晴空塔。当前中国第一高塔是米的广州塔,昵称小蛮腰是也。

千寻塔各70米远,宋代大理国时建有南、北二塔。为密檐式的八角形空心砖塔,10级,均高43米。每层出檐,角往上翘,不用梁柱斗拱等,以轮廓线取得艺术效果。南北二塔若单独另放,均是国家级的宝贝。可在雄崎伟岸的千寻塔前,尽显秀丽婀娜,恰如千寻塔的左右护法。

如是三塔成群,恰如当年南诏与大理国的王者之*,依然注视着南中这块土地,庇佑着这一方子民。以这横空出世的建筑,不朽的身姿,告诉世人,国力曾经是多么的强盛。

崇圣寺始建于唐朝南诏国,大理国时得到宏大发展。

《蒙段诸异僧》记载:“原崇圣寺初建于诏初,为诏王阁罗风与吐蕃国师赞错证盟处,为吐蕃使臣驻地。”到了南诏劝丰祐时,重用海寿大法师,法师献策:“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护国大崇圣寺”。

大理国内史《大理国僧分五类》载:“蒙氏崇道敬佛,而于城西建八大寺、四道观。其中最壮观为崇圣寺,国师居寺中”。

因国王都推崇佛教,崇圣寺香火自然旺得不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不爱江山、不恋俗世,到崇圣寺出家为僧。这么多的王和尚,是世界佛教史上独一无二的。

以今天世俗如我们的目光,很难探究九位国王内心是怎么想的?

世人做梦都想当国王呢,这里的国王却想去当和尚。在金庸笔下,南帝一灯大师这里,我窥见一斑。深受佛法点化,有惊世武功而弗杀伐;不恋美颜拒色相,逐妃子而禁欢欲;淡视功名与利禄,弃王权而苦修行。

大理佛教,恰好是藏传、汉传、南传三派的融汇点,四方交流,各自影响,包容并蓄,故取得较大繁盛。因此,吸引内地、东南亚、南亚朝圣者来寺“朝圣”。

崇圣寺一千多年前就是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公元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寺中玉佛相赠。

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故大理别有佛国、妙香国之称。

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大理地区对圣观音崇拜极为盛行。

密宗认为,圣观音专门此导世人超生至西方极乐世界。传说崇圣寺建成后,人们急于铸观音像,一时找不到足够的铜,忽然,天降大雨,雨化为铜,观音大像顺利铸成。故称为雨铜观音像。

《大理县稿》载∶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咸丰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

相传崇圣寺有五宝:三塔、鸿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兵燹及自然灾害。唯三塔完好的保留下来。只到年,方重建崇圣寺。耗资1.8亿,两年完工,也就是如今看到的崇圣寺了。

我少见到如此庄严盛大的佛寺,不愧谓有“佛都”之誉。

近前观瞻,可谓中轴明显,左右对称,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殿台整洁,法相庄严。到此一游,就算你非佛徒,亦必生敬畏肃穆之心。

散客团游,崇圣寺列为大理必去景点。

到了崇圣寺,若是诚心拜佛,静心赏景。不能被导游催得得急急赶赶,不能上下都坐电瓶车,忽忽忙忙。很有必要脱队,随心闲游。方能静合我佛“性空缘起”的奥妙,领悟观音大士“慈航普渡”之悲悯。

才方能,从不同角度,远瞻近仰三塔那拂尽历史尘缘之美景。

作者简介:

陈龙,男,笔名九龙闲人。四川省作协会员,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盐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医院院长。已出版随笔散文集《盐亭闲话》、谱牒学专著《四川三洞堂陈氏宗谱》。获盐亭县人民*府嫘祖故里文化奖,绵阳市社科作品优秀科研成果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记彩云之南印象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