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笃定前行弥渡县人
TUhjnbcbe - 2020/12/21 15:30:00

金秋10月,沿着蜿蜒的保邑公路盘旋而至,在美丽的仙女湖畔轻轻放慢脚步,驻足一串串*橙橙的希望,山水中的村庄到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乔迁新居的鞭炮声和畅着一些些幸福的笑语,于大山深处轻轻荡漾。保邑,这里是弥渡县的一个世外桃源,俗世之中的一方净土,一个能让时光慢下来的地方,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曾几何时,这里是大理州弥渡县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年全村户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达49.%,是弥渡县出了名的“后进村”。自年挂钩工作开始以来,弥渡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一批又一批人大干部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都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历经磨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了无数艰辛的劳动。截止年全村户人已脱贫,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18%,年全村最后5户15人兜底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这只是弥渡县人大常委会挂钩帮扶的一个缩影,从年开始,弥渡县人大常委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中展示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新作为、新形象,更好地为弥渡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人大力量。

24年来,弥渡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包保挂钩村实际,创新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和情感三个认同”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围绕“扶持谁”“怎么扶”“怎么退”“退出后怎么办”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纵向扣好脱贫攻坚“四颗扣子”,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带头、支持、监督作用,不仅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使县人大常委会履职有了新载体、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有了新途径、服务人民群众有了新平台。

一、肩负使命誓师出征

号角声声,战旗猎猎。按照中共弥渡县委发出的号令,面对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期盼,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誓师出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

多年来,常委会主任和各副主任及2名处级干部分别担任弥渡县牛街乡、苴力镇、弥城镇、寅街镇、德苴乡等5个乡镇的脱贫攻坚挂包领导组组组长或副组长。除临时人员外,机关干部职工全覆盖投身驻村和帮扶工作,所有干部职工都有2到5户的帮扶任务,帮扶工作实现干部职工全覆盖。主要领导以上率下,每年到主要包保的牛街乡开展调研指导就不少于10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摸情况、查穷根、研究解决问题。人大常委会机关尽锐出战,先后选派30多名同志到寅街镇瓦哲村,牛街乡牛街村、保邑村、团结村,弥城镇长坡村、谷芹村、新庄村、双海村,寅街镇勤劳村,新街镇陶营村等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全身心投入基层一线合力攻坚,每年保障支持挂钩村工作经费20万元以上,帮助挂钩村解决困难问题30件以上。一批又一批人大帮扶干部采取“1﹢X”形式,持续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亲家”脱贫和发展问题。

机关老干部59岁的李茂泉毅然主动接受帮扶任务,他说:“投身脱贫攻坚战,是无比光荣的事!”

二、积极参与,带头引领

目标所指,使命必达。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全力攻坚,用实际行动舍小家、顾大家,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舒平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奔走在牛街乡,走遍该乡所有村寨,到自己联系的深度贫困村梅红村、保邑村每年走访调研10次以上,为牛街乡谋发展、谋富路,找资金、找物资,建基础、引产业,解决困难问题。对脱贫攻坚困难较大的保邑耳美的村,舒平更是格外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笃定前行弥渡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