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文物单位时曾说过:“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博物馆在履行好保护管理文化遗产这一基本职能的同时还要通过公众教育让文物活起来,为了深挖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大理市博物馆以建设特色*支部为抓手,以*员引领为载体,持续开展一系列“送展进校园”活动,被老师和同学们亲切称为“第二课堂”。
经历了一场秋雨洗礼之后的大理天高云淡、景色宜人。11月5和6日,大理市博物馆巡展宣讲队再次出发,带着《大理历史文物图片展》和《南诏图传简介》多媒体课件,先后来到双廊镇中心完小和长育完小开展社教活动。
双廊镇
双廊镇位于洱海东北岸,集苍洱风光之精华,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它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被誉为“苍洱风光第一镇”,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人间沃土。
双廊中心完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学风严明,教风严谨和校风严实是双廊中心完小的鲜明特色。全校有12个教学班,名学生,教师17人。生活教育、习惯养成、读书氛围、安全提示、艺术审美等精心设计的主题楼廊文化和崭新的教学楼相映生辉,是当地城乡学子求学成才的名校。
宣讲的《大理历史文物图片展》囊括了大理市境内古代文物和历史沿革的图文资料。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精彩生动的现场讲解,使双廊中心完小的师生们感受到了五千年前白族先民在这块大地上劳作、生息、繁衍的悠久历史,也被先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深深折服。
《南诏图传》是南诏时期的民族艺术珍品,被称为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连环画卷。我们的宣讲员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播放方式向双廊中心完小的师生讲述了南诏祖先由于虔诚地信仰佛教而得到观音的点化建立南诏国的神话故事,宣讲员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引申讲解把同学们带入唐、宋时期大理成为云南*治、经济、文化中心五百余年的历史长河里。
现场讲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次大理市博物馆“送展进校园”巡展活动还受到了大理广播电视台《身边》栏目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