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新操看法不一
作者:童大焕国家统计局局长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比分析,在企业单位数量上、企业资本的结构上,2004年、2008年两个普查年度,国有企业的比重是下降的,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或私营企业的比重是上升的,所以,普查数据从总体上不支持存在什么“国进民退”现象。(12月26日《新京报》)其实,民间各界提出国进民退的担忧与警告,是在2008年底之后,真正的国进民退事实,则主要发生在2009年以来,从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四万亿元*府投资几乎悉数流入国企腰包,到今年下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无敌的山西煤炭行业大规模国进民退“大整顿”,再到多家特大国企进*房地产业、并且“地王”频频被原本没有多少房地产开发经验的央企所斩获,都充分说明国进民退不仅是个普遍“现象”,而且呈不断加剧之“趋势”。也就是说,学界和民间提出国进民退的警告和担忧主要是着眼于今天和未来,而国家统计局说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说的却是过去。一边是国企挟着巨大的资本优势攻城掠地向原本的竞争性企业大肆“狼吞虎咽”,另一边则是民企在激烈竞争和各种高成本压力以及房地产暴利诱惑下的“雪崩瓦解”,令人担心国进民退不仅是个事实,而且其速度可能远远超乎想象。民企的成长壮大非常不易,但要把它“消灭”却易如反掌。这是我们要一再惊心和警醒的事。实际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自己也承认个别现象存在“国进民退”,他还说,希望大家对于“国进民退”的讨论是有积极意义的,警醒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警醒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的调整和重组,警醒中国要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非公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可千万别忽略了“个别案例、一些现象”,“个别领域”和“一些行业”数量虽小,却可能裹挟了全国大部分的资金实力并有可能“绑架”中国经济。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指出,从去年11月份,监管层下发房地产信托风险提示之后,部分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的风险监管措施,已经减少发行房地产信托项目,毕竟,目前的房地产信托的风险已经比较高了。随着*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逐渐深入,也不排除监管层会对房地产信托有新的限制。
原来劳动的砖窑厂消失了,满山的香蕉树没有了,平房和厕所的位置建起了监区,建起了绿化带。
值得玩味的是,4月2日华锐风电将公布2012年年报。据此前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2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净利润为-4.9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