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海外突进
5月20日,在2009年度股东大会间隙,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对表示,在获得壳牌叙利亚油气开发公司35%的权益后,中石油将获得管理岗位席位,并考虑今年在叙利亚建成年加工能力500万吨的炼油厂。同时,中石油在伊朗的开发也已开始,今年可能开建一个年产100万吨的小项目。中石油海外扩张的整体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计划投资600亿美元,将海外石油和天然气年产量提高至2亿吨。目前,这一计划主要由中石油集团实施,但中石油上市公司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蒋洁敏表示,中石油目前海外扩张的主力*、由中石油集团和上市公司各持股50%的中油勘探,未来将由上市公司完全控制;而中石油集团目前拥有的海外业务,除去类似苏丹的敏感性资产,也会选择一定时机装入上市公司。五大合作区在叙利亚和伊朗的新项目,是中石油中东油气合作区的又一进展,这也符合近年来中石油集团公司的海外发展战略。在今年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工作会议上,该公司总经理薄启亮,已提出了海外业务的发展思路,明确了“规模、有效、可持续”的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即按照“突出中亚、做大中东、加强非洲、拓展美洲、推进亚太”的思路,继续做大做强各海外油气合作区;加快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如今,中石油的这一海外扩张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在两天前发布的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中,中石油表示,去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高达6962万吨,相当于“从海外搬回国内前两大油田的总产量”。2009年社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为4000万吨,而第二大油田长庆油田的总产量为3000万吨。同时,为了配合海外战略的展开,中石油对内部架构也进行了调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石油集团将所持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中油勘探)50%股份转让给中石油股份,实现中石油股份对中油勘探百分之百控股。中油勘探系中石油集团旗下负责海外油气业务的子公司,目前由中石油集团和中石油股份分别持有50%股份。蒋洁敏对明确表态支持这项交易。“2008年曾经启动这项交易,但因为当时油价太高而暂停。目前这项交易还待国家批准后重启,若交易完成后,中油勘探最终将撤销。中油勘探是中石油目前海外扩张的主力*。从1993年起,中油勘探就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09年底,中油勘探在全球29个国家参与运作与管理着81个油气合作项目,初步建成非洲、中亚、南美、中东和亚太五个海外油气合作区,基本形成了勘探开发、管道运输和炼油化工与销售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石油产业链。蒋洁敏表示,中油勘探撤销后,中石油股份(.)将成为未来(海外扩张)的主体,中东、中亚、非洲、亚太、美洲将成为中石油海外五大合作区,实现海外油气权益产量每年2亿吨。中石油计划为此投入600亿美元。扩张进行时凭着较低价竞标和溢价收购,中石油近期在海外的“服务竞标”和溢资源收购”两个市场,接连得手。五个月的时间,中石油已经在海外扩张方面上演了帽子戏法。1月18日,中石油中标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生产开采服务合同。当时,一位中石油高层对表示,“进入伊石油市场是最重要的,不但可以提高公司的储采比,还能带来大量劳务输出合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3月22日,中石油又联合壳牌,出资3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煤层气公司Arrow。4月30日,这一交易已获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5月19日,中石油再次宣布收购壳牌叙利亚公司35%股份。此前,中石油已通过持股50%的喜马拉雅叙利亚公司,从而获得在三个生产许可证和幼发拉底石油公司中的权益。蒋洁敏表示,虽然中石油此前已经成为幼发拉底石油公司的小股东,但没有管理权,此次与壳牌进行股权合作,中石油将获得管理岗位,参与这个公司的管理。在其看来,这将更有利于中石油的国际化运营,有助于中石油海外业务拓展。与此同时,中石油还将与壳牌考虑在叙利亚建立500万吨炼油厂。在5月20日的股东大会上,蒋洁敏还透露了中石油在加拿大和伊朗的最新进展。2009年8月,中石油宣布以19亿加元(约合118亿人民币)收购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Mackay
River和Dover两个油砂项目60%的开采权益,这两个项目的日产量最多可达5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