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7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打造大理州“双核驱动”和“协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制定出《大理州“十四五”空间布局示意图》、《大理国家级洱海绿色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示意图》。
大理市以“一带三道十八廊”为重点,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品牌,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康旅大本营。其中的“三道”分别为公里洱海生态廊道、环苍山国家步道、茶马古道。
大理州“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图源:大理文旅号)
12月20日
大理州投资促进局
通过大理州人民政府网发布了
大理市茶马古道
保护利用项目招商信息
对项目的实施背景、建设方案
以及优势和效益等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理市茶马古道保护利用项目
依托大理市
“一带三道十八廊”全域旅游规划
上启龙首关下至龙尾关
全长52公里
大理市茶马古道沿线(项目宣传片截图)
设计开发“一线、五区、多点”的
大理洱海西茶马古道保护利用项目
以茶马古道行线遗址为项目开发线
分“龙尾关遗址风貌片区”
“凤阳邑茶马古道片区”
“大理古城片区结合弘圣寺
及赛马场马术小镇片区”
“银桥湾桥半山酒店及田园综合体片区”
“喜洲龙首关民族文化非遗街区
及龙首关遗址公园万亩花海片区”
五个功能开发区
龙尾关片区设计效果(项目宣传片截图)
该项目利用
茶马古道文化底蕴搭台
多位落点唱戏
是大理州“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也是云南省
“增动力,补短板”的重点项目
项目开发“四项原则”(项目宣传片截图)
建设方案
01
选址概况
项目沿线规划用地43.3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为33.98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9.40平方公里,实际可建设面积为9.80平方公里(包括沿线城镇建设边界内大部分用地)。
02
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亿元,将通过对外招商、企业自筹、政府扶持进行资金筹措。
03
项目定位
建成全国茶马古道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旅游示范区,大滇西文化旅游开发的新高地,大理市文化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制高点之一。
04
功能分区
民俗民居文化片区、田园风光文化片区、历史遗迹文化片区、南诏文化片区、综合服务片区。
04
建设内容
上关村-龙首关遗址公园、蝴蝶泉半山景观步道公园、周城村历史文化街区、永兴庄田园综合体、湾桥镇组团段、银桥镇组团段、三阳城遗址——银桥村组团段、无为寺-苍山高尔夫古道段、大理古城段、三月街组团段、文献楼-苍山小院段、凤阳邑-太和城遗址公园、小镇-阳南溪景观公园、宝井公路-龙尾关小镇、将军洞-天生桥苍山绿道公园。
下关龙尾关遗址(图源:大理融媒号)
先行示范——茶马古道大理凤阳邑段
“茶马古道——大理凤阳邑段”
位于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大凤路中途
南临太和城遗址
始建于汉代
成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
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
南诏都城太和城及阳苴咩城的官道之一
(图源大理文旅号)
穿村而过的茶马古道
全长米,路宽3.5米
路中铺有青石板(即“引马石”)
道路左右两旁有石凳
和铺台子(古老的白族民居——土库房)
历经千余年风霜洗礼
这里仍保存有马帮驻马休憩的马店等
较为原始的景观风貌
民族特色浓郁,韵味悠长
(图源小红书)
(图源大理文旅号)
凤阳邑古村原名“砖窑”
在历史上
曾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
后取“丹凤朝阳”之意
方改名为“凤阳邑”
年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如今
“茶马古道凤阳邑段”被列为
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茶马古道修复
及保护利用项目推进实施
(项目宣传片截图)
据悉
目前,大理市茶马古道保护利用项目由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总公司进行承载开发,根据项目规划设计的洱海西茶马古道行线景点及开发特点,将引进旅游项目开发运营企业、酒店运营开发管理企业、特色民宿客栈运营企业或个人、相关旅游配套服务公司等。
来源:大理发布(综合整理网络大理州人民政府门户网、大理文旅、大理招商号)
大理投资置业、看房、买房,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