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照片,
并医院产科超声诊断室
出现“跪式询问台”
针对此事
该医院3日下午回应表示
接到反馈后已立即进行整改
医院现“丁义珍式窗口”,院方回应
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在预约接诊室的窗口前,正有一人半蹲着咨询问题,另外两名女性患者则弓着腰,低着头和里面的医生对话。
记者注意到,由于此窗口台面设置较低,且前面未放置有座椅,才导致了上述情形。
发帖网友表示:“使用这个窗口更多的是孕妇,怀胎十月用这样的姿势去询问,其难受程度只有腰酸背痛的孕妇知道,希望多一些方便。”
公开资料显示,医院始建于年8月,医院。
6月3日下午,医院宣传科相关负责人回应云南网记者称,因医院业务用房调整,对产科门诊进行了整体搬迁,新址为老房改造而来,基础功能上不够完善,考虑不周。接到反馈后,医院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整改,对预约窗口进行重新改造,调整为开放式预约窗口,将接诊台位置加高,提升舒适度,同时,在预约窗口增设座椅,切实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感受。此外,已安排对全院范围内的服务窗口、便民设施进行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办事窗口虽小,却是态度的体现
“丁义珍式窗口”是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前区委书记丁义珍设计的光明区信访局窗口。该窗口低矮没有椅子,来访群众只能站着弯腰低头和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
电视剧播出后,“丁义珍式窗口”成为流行语。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文章称,蹲式窗口长期存在,表明在服务单位和办事群众之间,缺乏一种稳定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及一种有效的受理反馈机制。双方没有良性互动,百姓即便感受到不适,也无法下情上达;就算讲出来、说出去,恐怕也难以对现实产生影响和作用。久而久之,大伙儿没地儿说也就不愿说了,加剧了部分公共部门维持现状的惰性,导致公共服务水平的下降。
各地正在倡导和落实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要求公共服务要更加注重细节的打磨和完善,而蹲式窗口的存在、意见表达机制的缺失,正反映了在城市管理的设计和运转上还存在粗糙之处,相互之间的衔接尚未做到严丝合缝。但不能小看这些缝隙——往往会恶化群众对公共服务的体验和评判。
办事窗口虽小,却体现着经营城市的态度和理念,何况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公共服务牵涉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城市管理者能执着于服务细节的完善,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减少粗粝,精益求精。
(来源:云南网、人民日报、微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