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仅要穷人教育学q1p51chr [复制链接]

1#

不仅要“穷人教育学”


李薇 宋江云 北京报道这部温家宝卸任总理前已经拟定的书稿中,除收录部分过去未公开的讲话信件,还特别将过去十年教育工作的历年任务和总结对照编入。今年3月14日,卸任国务院总理的前一天,温家宝一身布衣,会见了人民出版社社长*书元。 (编书)费心了、辛苦了 , 我比较满意 。而后,他又亲笔题写了 把这本书献给孩子们、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献给祖国的未来 三句话,赠予出版社。7个月后,这本其卸任后的首部著作《温家宝谈教育》在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了首发仪式。这位出身教育世家的总理曾有诸多在教育领域流传的比喻,公众对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 穷人教育学 印象深刻。已过去的10年间,他是 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的主要*策制定者。卸任后的第一本书,主要收录了温家宝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讲话、报告、信函、谈话等。 书的第一部分的 讲话 大多数都没公开过,第二部分 通信 和第三部分 座谈 ,也有很多不曾公开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韦志榕介绍说。该书自2008年夏天起组成,按惯例经中央办公厅、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史研究室审读后出版,首印40万册,书店、络同时发售。诸多公众期望的后续改革方向,包括去行*化、教育家办学、重视高校科研等领域也见诸温家宝的言谈思想中。由于中国劳动力拐点隐现,人力和科研需求急切,温家宝过去十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费、 两免一补 、免费师范生的*策,直至卸任前一年终于完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的财*性教育经费支出预算等工作,将与民众新的改革诉求交织。农村教育先行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 这是温家宝当选总理的2003年,与中外初次见面时的开场白;7年后,他又通过媒体回忆了祖父在乡村办学的历史。讲到温家宝的教育*策思想, 穷人教育学 最为人所知。 我以前讲过穷人的经济学,今天讲讲穷人的教育学。 温家宝2007年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曾阐释过 穷人教育学 的概念: 我们的国家太大,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还很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 他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 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与这一概念相对应,主要面对弱势群体、贫困家庭的 农村教育 ,占了本书 关于教育工作的讲话 的较多篇幅,而温家宝任上10年,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某种程度上也来自农村教育。 很多教育*策的推进,都是先从农村开始的。 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说,这是教育公平的一方面,也是源于他的特殊情感 他的祖父曾在农村办学,而后学校毁于战火。在本书收录的讲话中,温家宝多次提及农村教育的重要性。2003年9月《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讲话中,他说: 没有农村全面 普九 ,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 7年后的另一个9月,在与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教师的座谈中,他又指出农村教育是 薄弱环节 , (农村)教师待遇不高 本地教师不安心,外地教师不愿来 ,而 13亿人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 如此,农村先行是10年教改的特点之一。 两免一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策首先于2005年在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实施,2006年扩大到西部和部分中部的农村,2007年春在全国农村实施。而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则是到2008年才实现。之后,温家宝又将目光转移到了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上,对此,他在2011年河北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总结了三点:要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 。当时,农村留守儿童已超2000万, 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 ,温家宝说, 还有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等问题。 他提出,要重点以*府为主导,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力度。 目前的关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 温说。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他则指出要在 两为主 的基础上,加入 全覆盖 ,即健全相关公共财*保障体制,并由输入地*府负责,最终实现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全面覆盖。免费师范生争议 免费 是上一个十年教改中最重要的关键词,除了 两免一补 ,还有 免费师范生 。公开资料显示,温家宝关于 免费师范生 *策的阐释,最早可能来自2006年7-11月其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四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总理听我们的意见多一些,但是,当顾明远(北师大原副校长)提到过去读师范免费这个话题后,总理就主动接了话茬儿。 参与座谈会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向本报回忆说。 总理的话茬儿 被收录在了本书《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一文。温家宝先回忆了父亲念北师大时签订的一封 保证书 毕业后一定当老师,之后提到了自己的具体想法: 上师范可以免费,吃住学费等全都免,但他必须当老师。 这样我们就可能吸收一批家庭困难的,但很努力、优秀的学生进入师范学习。 2007年5月,这一*策首先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2013年秋季开始,又增加了江西师范大学一所高校。然而,*策推行中出现了新问题。首先是一些师范生对学业的懈怠。 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但*府保证了免费师范生做教师有编有岗,所以,一些孩子就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努力去读书了。 某师范大学教授对本报说。*策中还有一条:对于违约未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需退还费用交纳违约金。 于是,有的学生就说,我不愿意做老师,把钱退给你好啦,这些都是本科阶段出现的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相关配套有待进一步细化。 上述教授称。知易行难的 去行*化 温家宝的言谈不仅限于 穷人教育学 。比如备受关注的教育机构去行*化问题,在《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中也有大量论述。2010年2月,温家宝在与民的交流中明确提出: 教育行*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级别。 要教育家办学。 类似的论述,也出现在了温家宝领导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 推进*校分开管办分离 ,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2012年9月,纲要推行两年后,温家宝再次重申去行*化,并在《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讲话中,将它列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他明确提出 取消学校的行*级别。 对此,他首要强调了 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他说,要推进 *校分开、管办分开 ,实行 依法办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 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 他又重申了2010年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听取各界意见座谈会上提到的内容 教育家办学。他说 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 , 不但大学应由教育家办,中小学也应当由教育家来办。 这些内容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 383 改革方案一脉相承。方案称,要 逐步实现大学去行*化,探索建立由校董会、校长、监督机构组成的大学治理架构 , 让教育家办教育,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导程方平表示。 我参与过高校评估,还是比较认真的,对高校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至于分级,的确有行*领导抢名额的现象,但这是具体实施与管理的问题,本非其本身的问题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