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宇宙中不再孤独
据悉,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迈克布朗(MikeBrown)发现了矮行星赛德纳。赛得纳具有奇怪的椭圆形轨道,位于柯伊伯带(KuiperBelt)和奥尔特云(OortCloud)之间。天文学家估计其有和地球差不多大的体积和质量,同时,根据前期赛得纳的观测和数据分析,科学家认为赛得纳可能拥有生命,就好像地球的姐妹一样,让地球在宇宙中不再孤独。如真是如此,这真是一个特大的喜讯。也许,它将是我们人类认真考虑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宇宙中类人的兄弟姐妹的交往方式。在地球上,60亿的人口,已经让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堪重负。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更让生存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灾难。于是人类要为自己的生存条件而争斗。据认为,人类的发展,必须要扩展新的地域。因此,离人类最近的月球成为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靠拢月球,窥测月球,着陆月球,调查月球,以至开发月球,成为了科学家最初的设想。但是,人类自身的致命弱点是贪婪,是自私,是独占。地球上不同的国家都在设想着各自的占有,谁最先占有了,谁就是强智者,谁没有本事占有,就是弱智者。不过,科学越发展,视线越扩展,在无穷无限的宇宙面前,人类就越感到自己的渺小。由于渺小,也就有了恐惧。于是,外星人成为了一种可以想见的敌人。地球上人类自身的战争已经不可取了,设想着与宇宙间外星人的战斗。一部好莱坞的电影,乔治·卢卡斯自编自导的《星球大战》在1977年推出后,立即风靡全球,全球票房高达7.979亿美元,连电影原声带也创下疯狂销售纪录。接着1980年上映的续集《帝国反击》仍由《星球大战》原班人马担纲演出,影迷反应依旧热烈。1983年的《绝地归来》加入,就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前里根总统时代提出的,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的问题,星球大战计划没有实现。但是在克林顿时代,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替代了星球大战计划。可以说,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星球大战计划的一种延续。里根就在1983年3月23日宣布了举世震惊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即被新闻界戏称的“星球大战”计划。紧接着,1984年1月,里根*府批准了“战略防御研究计划”,并成立了“战略防御计划局”。1985年3月,该局首次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战略防御倡议研究计划”报告,提出了发展5大技术、建立3层4段拦截体系的战略防御设想。其中,5大技术是指:监视、捕获、跟踪及拦截评估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动能武器技术;系统分析及作战管理技术;抗毁、致毁及其关键技术。4个拦截段是按照洲际弹道导弹的4个飞行阶段划定的,即助推段、助推后段、中段和末段。前两段被划定为第一层,后两段分别为第二层和第三层,总拦截成功率计划达到99%。该计划一出笼即引起各方专家的多方面研究和推断,当时,专家们较为一致的预测是:完成该计划至少需耗资1万亿美元。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客里空”。因为早在爱因斯坦时代,相对论已经告诉我们,无限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类,全是相对地存在。同样在进化的宇宙,既有进化滞后的空间,也有进化先进的星球。现如今,天文学家发现的矮行星赛德纳就是一例。而且,可以肯定两点,一是类如矮行星赛德纳还在不断产生;二是地球人类自身也在迅速变异为更加适应宇宙的条件。由此而可以判定,任何陆海空天上地下层层设防新武器为“星战”助推的举措都是荒唐的。最恰当的哲学理念应该是“和谐”。用中国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宇宙,来预计规划星际交往的必然性,唯一可选择的策略是“和谐”。有了和谐,我们在星球中就不再孤独。赞